正在阅读:止步·小半城植物大课堂之花草集——中华小苦荬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资讯 / 乡村振兴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止步·小半城植物大课堂之花草集——中华小苦荬

原创 05-20 13:42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止步小半城 作者:止步小半城 555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
中华小苦荬

 别名:小苦苣、黄鼠草、山苦荬

学名:Ixeridium chinense (Thunb.) Tzvel.

·

·

·

菊科,小苦荬属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见于田野、山坡路旁、河边灌丛及岩石缝隙中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。有黄白两种花色。

»分布区域 «

分布黑龙江(哈尔滨、阿城)、河北(石家庄、涿鹿)、山西(太行山区、太原、古交、夏县、平鲁、左云、五台)、陕西(兰田、太白山)、山东(昆嵛山)、江苏(宝应、南京)、安徽(台东)、浙江(淳安、昌化)、江西(南丰)、福建(厦门)、台湾(台南)、河南(嵩县)、四川(峨眉山、江津、马边、筠连、屏山、石棉)、贵州(安顺)、云南(丽江)、西藏(林芝、米林、芒康)。生于山坡路旁、田野、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。俄罗斯远东地区及西伯利亚、日本、朝鲜有分布。



·

·

·

» 形态特征 «

多年生草本,高5-47厘米。根垂直直伸,通常不分枝。根状茎极短缩。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,基部直径1-3毫米,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。

基生叶长椭圆形、倒披针形、线形或舌形,包括叶柄长2.5-15厘米,宽2-5.5厘米,顶端钝或急尖或向上渐窄,基部渐狭成有翼的短或长柄,全缘,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尖齿或凹齿,或羽状浅裂、半裂或深裂,侧裂片2-7对,长三角形、线状三角形或线形,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,向基部的侧裂片常为锯齿状,有时为半圆形。茎生叶2-4枚,极少1枚或无茎叶,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不裂,边缘全缘,顶端渐狭,基部扩大,耳状抱茎或至少基部茎生叶的基部有明显的耳状抱茎;全部叶两面无毛。

头状花序通常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,含舌状小花21-25枚。总苞圆柱状,长8-9毫米;总苞片3-4层,外层及最外层宽卵形,长1.5毫米,宽0.8毫米,顶端急尖,内层长椭圆状倒披针形,长8-9毫米,宽1-1.5毫米,顶端急尖。舌状小花黄色,干时带红色。瘦果褐色,长椭圆形,长2. 2毫米,宽0.3毫米,有10条高起的钝肋,肋上有上指的小刺毛,顶端急尖成细喙,喙细,细丝状,长2.8毫米。冠毛白色,微糙,长5毫米。花果期1-10月。


·

·

·


生长习性

喜阳,耐寒,耐瘠薄,多生于海拔300—1480m以下的山坡路旁、田野、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。 



价值

可药用,清热解毒;消肿排脓;凉血止血。主肠痈;肺脓疡;肺热咳嗽;肠炎;痢疾疾;胆囊炎;盆腔炎;疮疖肿毒;阴囊湿疹;吐血;衄血;血崩;跌打捞员伤。 

采收时间:早春采收。

<<止步小半城>>


扫码关注

微信号|止步小半城




点击展开全文
已有0人点赞
急聘工作

微信图片_20211230114727.jpg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
返回顶端